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第233章 管仲与刘禅的教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2199 2025-03-01 15:08

  刘禅终究未问出口,关于管公所欲为何。

   并非刘禅怯懦,而是他刚接受了教导,懂得了长远与短暂的区别。

   不必了解麾下的一切举动,洞察他们内心所想,那叫短视。

   如以往一般,他只需把握大势,其余自有贤士辅佐,这才是他应做的。

   此时此刻,刘禅仿佛才真正理解简雍当初的问题。

   他将以何种姿态,治理这天下,掌控朝廷!

   刘禅不擅长权谋,不通武技,缺乏文采,更无枭雄的气质。

   唯有那份仁慈之心,在这动荡的时代,不知是福是祸。

   然而,他的软弱,何尝不是一种优势呢?...

   他只需秉持天命,洞察奥秘,选拔奇幻世界的英才,施以魔法契约,以威望驾驭人心,然后放手让力量自然繁衍。

   他仅是驾驭命运之舟的领航者,不必亲历水手的辛劳。

   “呵……”刘禅领悟了此道,深深吐出一口气,心头莫名地舒展开来。

   管宁望着刘禅的转变,嘴角勾起一抹微妙的微笑。

   他出身名门望族,却甘愿为平民阶层争取虚幻的希望,这非因他的高尚伟大。

   而是他与智者诸葛亮一样,洞悉世间法则,知晓凡事皆有度,治理王国更甚。

   豪门势力过于庞大,如今已悄然掌控众多权柄和领地,正如管宁先前所言。

   当一个人身处赤贫,只求温饱,但当他位极人臣,他渴望何物?

   一语定乾坤,位居次席,俯瞰万众。

   当他已至人下万人之上,难道要让其子辈退步?

   别说初心难守,近在咫尺的诱惑又有几人能抗拒?

   一旦豪门权势登峰造极,无处可升,他们的贪婪本性便会暴露无遗。

   满足于安逸,而非开拓疆域。

   之所以如此,因为他们是联盟,而非单一的个体。

   届时,豪门之间唯有无尽的争斗,而那时的皇室,可能也无法保证世袭的明智决断。

   黎民百姓或许只能承受苦难,成为最后的结局。

   正是因为预见这一切,深思熟虑,管宁在世家崛起之初便远赴辽东。

   他在辽东隐居,真的是逃避吗?

   为何他广纳门徒,膝下弟子成百上千,许多贫寒子弟因他得以识字明理。

   这些,是希望的火炬,代代相传。

   管宁不妄想逆转时代,也不企图改变天地间的宿命。

   他踏入了道的境界,却缺乏施展法术的才能,因此他选择了另辟蹊径,为后人留下一粒希望的种子。

   辽东,地处边陲,假使未来中土陷落,

   那里或许会成为新的希望之地。

   然而,这些都是管宁心底的秘密。

   这次重返中原,他目睹了预想中的变迁。

   但在这座风雨飘摇的大厦前,他看见了一个奋力修补的身影。

   此刻,驻扎荆州的诸葛亮。

   那人比他更勇敢,或许正因为想见识这个时代的勇者,他默许马孟起带走了他,甚至暗中助力马超。

   在荆州,他并未失望,诸葛亮果然是个勇者……

   在诸葛亮的口中,翠绿森林中的汉中学院,那个与他怀有相同理想的避风港,跃入了他的视线。此刻,管宁确实有一瞬被触动了内心。

   若能挽救摇摇欲坠的王国,何须沉溺于虚幻无依的期盼?

   管宁踏入了汉中学院,遇见了尚未展翅的刘禅,寻得了逆转乾坤的关键。

   “世间或许仍有生机可觅!”

   这正是此刻管宁内心的真挚写照。

   他并未向刘禅袒露心声,无须多言,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程,它们塑造了他们与众不同的观念与行动。

   如同管宁教诲刘禅要有远见,只要大方向正确,刘禅应去经历属于他的人生。

   而刘禅也没有再主动找寻管宁,他已从管宁那里汲取了许多。他需要时间去内化,而这段时间,他就在汉中学院度过,倾听那些先生们的教诲。

   这所汉中学院已屹立多年,其影响早已超越了汉中,延伸至幽远的上庸与凉州之地。

   甚至西川及荆州,凡有贫寒子弟,渴望逆境求生,都会前来此地研习,追随他们心仪的先生左右。

   卢毓身为山长,却不涉猎具体教学,其他几位却各有门徒,这也令他们重燃重返朝廷的愿望。

   毕竟,即使他们可以淡泊名利,也要为门下弟子的未来着想。

   在这个时代,教师如父,弟子应尊敬师长,而为师者,也需设法为弟子的前程负责。

   此刻,来敏和孟光的表现平平,毕竟他们传授的春秋大义与儒家经典,只能算是通识,面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让他们深入理解颇为困难。

   然而,谯周却与众不同。作为学院中最年轻的名士,建安五年诞生的谯周年富力强,既是名臣又是名士。

   他身边伴有两个散发着才子气息的青年。

   卢毓曾提及,这两人堪称汉中学院的精华,一个叫陈寿,是谯周的同乡,一个名为罗宪,来自襄阳,也是从成都赶来求学的学子。

   相比陈寿,罗宪的家庭状况较为艰难,早年因战乱逃至益州,但始终未能崭露头角。如今,看到汉中学院,他萌生了试一试的想法,最终拜入谯周门下,与陈寿并称为“二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