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307章 换家战术

  砰!

   刘芳亮刚要自杀,后脑勺位置被狠狠砸了一下。

   这一下打的太重了。

   若不是有头盔保护,刘芳亮轻则颅骨破裂,重则当场去世。

   刘芳亮顿觉眼前一黑,身体软绵绵的倒在地上。

   手持狼牙棒的顺军士兵不放心,又用狼牙棒在刘芳亮身上捅了几下。

   见刘芳亮彻底没了动静,才放心的来到他身边。

   顺军士兵拖着刘芳亮的身体对着明军喊道:“明军威武!明军威武!”

   冲在最前面的黄得功一怔,指着刘芳亮问道:“这是谁?”

   “刘芳亮!”

   “哪个刘芳亮?”

   “被皇...被李闯贼封为磁侯的刘芳亮。”

   哈哈哈!

   黄得功大喜!

   李闯贼攻陷西安后大肆封官。

   除了文武官员外,还封了九名侯爵,七十二名伯爵,三十名子爵,五十五名男爵。

   刘芳亮是九个侯爵之一!

   此番活捉刘芳亮的功劳,能让他在朝廷和军中的威望大增。

   “绑起来!”黄得功亲自上前抓过刘芳亮。

   确认无误后,他拍着顺军士兵的肩膀说道:“行啊小子,叫什么名字?有了这份功劳,你小子这辈子都能吃香喝辣了。”

   “启禀大人,小的叫王宝林。”

   黄得功觉得这个名字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来从哪儿听过。

   “行了,打完仗去军中找我,我给你论功行赏!”

   见主将被擒,刘芳亮麾下将士纷纷放弃抵抗,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简单收容败军后,黄得功率领大军继续攻向大名府。

   随着刘芳亮败军加入,邱钺和田雄回归,再加上高杰助阵。

   黄得功有了与李自成决战的底气。

   “报!”探马慌慌张张的来到李自成面前,“刘芳亮部兵败,黄得功携数万明军正杀向这里。”

   李自成此时正指挥部队围攻李性忠,久攻不下,心中本就着急。

   当他得知刘芳亮兵败后,更加焦急了。

   “李先生呢?”李自成担心的问。

   此前他分兵五千,让李岩支援刘芳亮。

   刘芳亮如果败了,李岩怕是也会凶多吉少。

   “李先生本想返回这里与皇上会和,可那样做的话会把明军主力引过来。为此,李先生直接带兵退往城西。”探马快速回答。

   “李先生有什么交代吗?”

   “没有。”

   没交代?

   李自成有些诧异。

   这不是李岩的做事风格。

   换做之前,李岩肯定会把应对策略告诉他。

   难道...李岩变心了?

   李自成不知道的是,李岩没有变心,反而忠诚的很!

   只不过退兵时匆忙,没来得及献计。

   等反应过来后,派出的传令兵被明军拦下了,消息根本送不过来。

   “牛左辅,宋军师,接下来该怎么办?”李自成将目光看向他们二人。

   牛金星和宋献策自称卧龙凤雏在世,李岩不在身边的时候,李自成会首先询问他们的意见。

   牛金星人品虽然不怎么样,但喜好读书,通晓相术和占卜,同时对孙子兵法,吴起兵法颇有研究。

   正是依靠这些本领,在大顺军中占据稳脚跟,担任了大顺左辅和天佑阁大学士。

   略微思索后,牛金星指着身后的大名府说道:“皇上,明军来势汹汹,我军兵力分散,应避其锋芒。”

   “臣的意思是将大军全部转移到城中,以坚城拒敌。”

   宋献策皱了皱眉,反问道:“大名府尚未攻下,如果将大军全部转移到城中,届时城内城外都有明军,岂不是自寻死路?”

   眼看明军先锋部队越来越近,牛金星加快了说话的速度,“此言差矣。”

   “我军已攻下大名府的南城门和西城门,拿下大名府是迟早的事。现在进城控制住南门和西门,明军若想开战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在城外攻打南门和西门,二是从东门和北门进城,与我军巷战!”

   “你觉得,明军会怎么做?”

   “这...”面对牛金星的反问,宋献策有些不知所措。

   毕竟他不是明军,不知道明军会怎么做。

   “会退兵!”牛金星补充道。

   “退兵?”李自成精神为之一震,看向牛金星的目光里充满了欣慰。

   关键时刻还得是牛左辅!

   看来。

   以后的日子得重用他才行。

   “是的皇上。”牛金星舔了下皲裂的嘴唇,继续说道:“大名府城中没有余粮,黄得功从魏县连夜进兵,携带的粮草也不会多。”

   “打仗打的是钱粮,尤其是粮草。缺乏粮草的明军必定会退兵,就算不退,我军得到休整之后也能与黄得功一战!”

   “臣将此计称之为换家战术!”

   “换家战术...”李自成念了几遍后,猛地一拍大腿:“妙,太妙了!”

   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顺军目前的困境,还快速拿下大名府。

   一举两得。

   “传令,城东各部结阵退往城南,从南门入城。城北各部结阵缓缓退向城西,从西门入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