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1260章 徐州之战(中)

  “叛军水师?”史可法站起来问:“是郑芝龙吗?”

   “回总督大人,是郑芝龙率领的福建水师。”

   史可法迅速下令:“快命关辽登津水师前去迎敌!”

   “是,”探马和传令官一起离开营帐。

   传令官走后,史可法开始反复思考自己的对策。

   关辽登津水师驻守在登州,位于山东半岛的北部。

   东海中所位于山东半岛的南部。

   如果郑芝龙选择在东海中所一带登陆,并杀入山东境内。

   他的左翼就会面临威胁。

   届时。

   他的正前方是正在围困徐州的朱国弼。

   左翼是在东海中所登陆郑芝龙,右翼是兵临归德府城下的马士英。

   想到右翼,他又开始担心起来。

   为了对付马士英,他调宣武卫和睢阳卫救援归德府。

   可问题是宣武卫和睢阳卫大多是老弱病残,不一定是马士英的对手。

   史可法越琢磨心里越乱,到最后甚至有些后悔请缨出兵。

   他不是怕死才后悔,而是怕耽误国家大事而后悔。

   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他只能想尽办法应付眼前的局面。

   他一边向户部请求拨银多招募士兵,一边给朱国弼,马士英以及郑芝龙写信劝他们停止叛乱。

   ......

   黄河南岸。

   朱国弼,徐文爵,刘孔昭等人站在岸边思考对策。

   徐文爵率先说道:“史可法没有救援徐州的打算,咱们围点打援的策略失败了。”

   “不急,不急。”刘孔昭安慰:“这件事急不得,越急越容易自乱阵脚。”

   徐文爵嘟囔道:“不急不行啊,现在平辽大军正在朝鲜作战,一时半刻还回不来。如果拖到他们回来,恐怕你我马上就会成为阶下囚。”

   就在几人为此发愁的时候,锦衣卫派人送来密函。

   朱国弼打开密函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徐文爵疑惑地问:“信上写了什么?”

   朱国弼笑着回答:“南京锦衣卫说他们已经查明史可法在沛县的兵力部署。”

   众人听闻,立刻凑了过来。

   朱国弼继续说道:“为了防止咱们渡河,史可法将精锐布置在黄河北岸,后方的沛县兵力空虚。”

   刘孔昭眨着眼睛问:“你的意思是派一支精锐突袭沛县?”

   “没错!”

   “这恐怕不行吧?”刘孔昭很是怀疑,“沛县的兵力即便再少,也能站满城墙。咱们去的人少了攻不下沛县,人多了又会早早暴露行踪,让对方提前做好防备。”

   朱国弼笑着回答:“五百人足矣!”

   众人发出惊呼:“五百人?”

   “对,”朱国弼重重点头,“南京锦衣卫最近招降了不少京师的锦衣卫,他们手里有史可法招募百姓的公文。咱们只要派出一支精锐化作百姓,由京师锦衣卫带路便可轻易混入沛县。”

   “要知道史可法大军的粮草全都存放在沛县,进入城中后不必攻下城池,只需烧毁粮草即可。粮草一没,史可法不战自退!”

   众人先是思考了一会,随后有人问道:“京师锦衣卫靠谱吗?”

   朱国弼拍着胸脯:“当然,我已经确信他们是真心投降。”

   刘孔昭沉声道:“既然如此,那就干吧!”

   其他人大声响应:“干!”

   当天中午。

   为了吸引史可法的注意力,朱国弼在徐州东北方向的黄河岸边集结兵马,营造出一种要渡河的架势。

   此举果然有效,史可法在得知消息后立刻向岸边增派兵马。

   殊不知。

   朱国弼已经在徐州西北三十里处埋伏了五百精锐士兵。

   他们提前准备好过河的船只,于次日清晨悄悄渡过黄河。

   京师锦衣卫早已在河对岸等候多时。

   接头之后带着们冲向了沛县。

   在行军的途中,勤王军的士兵问:“不是说好了扮做百姓进城吗?为何不让我们换百姓的衣服?”

   锦衣卫淡淡说道:“事情有变!由于沛县囤积了大量粮草,为了防止奸细混入城中,史可法下令关闭了沛县的城门,持有军令者方能进城。”

   “我们没有军令啊!”

   “放心,”锦衣卫拍了拍那人的肩膀:“我们有。”

   “那我们以什么身份进城呢?”

   锦衣卫抬起脑袋,高傲的回答:“朝廷援军!”

   商议妥当,众人继续出发。

   沿途虽然遇到了数波探马,但看到锦衣卫手里的公文后便爽快放行。

   转天一早,他们来到了沛县城下。

   看着城外突然出现的兵马,沛县守军脑袋上写满了问号。

   “来者何人?”守军躲在城墙垛口后面问。

   “援军!”

   “援军?”沛县守军非常疑惑:“哪里的援军?谁让你们来的?”

   “当然是朝廷的援军,平叛总督史大人得知有人要偷袭沛县,特命我等前来协助守城。”锦衣卫说着从怀里拿出公文,举在手里使劲晃动。

   城上的守军用绳子拴着一个竹篮,顺着城墙放了下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