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1243章 鸠占鹊巢

  吴三桂是一个极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在走投无路时投降了建奴。

   现在建奴走投无路,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抛弃建奴。

   也可以说是背叛。

   可是仅凭他自己的实力又不足以和建奴对抗。

   所以吴三桂第一时间想到了同为降将的尚可喜。

   尚可喜被吴三桂说的有些心动了,但他还有疑问:“吴兄的意思是造反?”

   “对。”

   “咱们已经背叛了大明,再背叛大清的话需要一个名义。”尚可喜问。

   如果师出无名,士兵们就不愿意战斗。

   即便到了战场,也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

   吴三桂想了想:“当初投降建奴时,我以明廷拖欠饷银为由造反。现在建奴不但拖欠饷银,还不把汉人士兵当人对待,这个理由足够充分吧?”

   尚可喜点点头,“虽然足够充分,但咱们势单力薄,恐怕无法和八旗兵对抗!”

   吴三桂凑到尚可喜身边:“所以我找到了尚兄你啊!你在建奴这边呆的时间久,认识的人也多。只要多找几个人一起造反,此事必成!”

   尚可喜挠了挠后脑勺:“跟我关系好的人不多,施琅算一个,耿仲明算一个!施琅手底下没多少兵,耿仲明手底下的兵也不算多。咱们所有的兵马加起来,也不一定比建奴的兵马多!”

   “真打起来,胜负难料啊!”

   “嘿嘿,”吴三桂笑了笑:“不一定非得和他们打。”

   “吴兄的意思是?”

   “鸠占鹊巢!”

   (鸠占鹊巢一词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

   多尔衮撤到端川城时还没来得及休整,便传出了李定国已经杀向安州的消息。

   安州是平安道第二大城池。

   城北有一条清川江,水流不急但水面很宽。

   是安州的天然屏障。

   平壤附近也有一条江,名曰大同江。

   但是大同江在平壤的南面。

   明军从北向南攻,这条江不但无法成为平壤的屏障,还会阻碍援军救援。

   所以。

   若想守住平壤,首先得守住安州。

   安州一丢,平壤将无险可守。

   “李定国主力已经离开义州了?”多尔衮问探马。

   探马回答道:“没有,李定国主力尚在义州一带。不过他的先锋部队已经离开义州,杀向了安州。”

   “先锋部队有多少兵马?”

   “两千骑兵。”

   多尔衮皱起眉头:“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既然要拖延时间,就得拦住他们。”

   说完这句话后,多尔衮看向身旁。

   自从兵败赫图阿拉后,他身边可用之人就越来越少。

   尤其是领兵打仗的武将,死的死伤的伤。

   时至今日,大清已经面临无人可用的境地。

   看了半天,多尔衮最终将目光放到镶红旗旗主罗洛浑的身上。

   罗洛浑能力虽然一般,但毕竟是皇室成员,不会背叛他和大清。

   “皇上,”罗洛浑主动上前一步,“臣愿领兵前往安州阻止李定国前进。”

   多尔衮欣慰的笑了笑:“好,不愧是大清的顶梁柱!你要多少兵马?”

   罗洛浑一怔,低声反问:“皇上能给臣多少兵马?”

   “朕最多只能给你三千兵马,有没有挡住明军的把握?”

   罗洛浑表情严肃,语气深沉:“臣不敢保证什么,只能试一试。”

   “有你这句话就够了,”多尔衮点头道:“兵马虽然只有三千,但将领随便挑!”

   罗洛浑也不可客气,开始点名要人。

   他先是让谭泰,巩阿岱以及苏拜随行。

   但如此一来,多尔衮身边的满人就只剩下多尼,图赖,索尼,屯齐,博尔辉以及苏克萨哈等人。

   除了图赖一直在军中领兵外,其他人平日里干的多为内政工作。

   遇到难处,他们对多尔衮的帮助有限。

   与此同时。

   多尔衮身边的汉人将领还有刘之源,吴守进,金砺,佟图赖,李国翰,耿仲明等人。

   这可不是一件好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

   罗洛浑又开始点名汉人将领,他们一起随行。

   最终。

   跟随罗洛浑前往安州的人有谭泰,巩阿岱,苏拜,佟图赖,李国翰以及耿仲明。

   多尔衮则派人见朝鲜国王,商议购买粮草和战船的事。

   五月初四,罗洛浑抵达安州开始布防。

   当高文贵率领两千骑兵抵达江边时,桥梁已经被毁。

   附近的船只也都被焚毁。

   高文贵只能向周围派出大量探马侦查情况,并等待李定国主力的到来。

   李定国行进速度一如既往的慢。

   他本以为会非常顺利,但只是开始顺利,后续却遇到了不少麻烦。

   此次明军入朝打的是剿灭建奴的口号。

   但朝鲜朝廷迫于建奴的压力和人质的威胁,不敢下令让各地放弃防守。

   各地守军是战是降,全看将领的态度。

   另外。

   除了被建奴压迫的咸镜道百姓认为明军是正义之师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