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明各朝任穿越,16代帝王哭了

第13章 朱允熥偷偷相见

  朱元璋拿起盘子里的一个红薯,递给常升。

   “这个东西叫红薯,是一种很好吃的粮食,是江风这小子带来的,据说亩产可以达两千斤以上。”

   “亩产两千斤?”

   常升虽然没有种过田,但粮食产量也知道个大概,听说亩产能达两千斤,满脸不可置信。

   “咱要征用你的庄园,试种这个红薯,也为我大明未来大面积推广红薯繁殖种苗,你应该明白,这对于我大明的重要意义。”

   常升重重点头,“末将明白,如果产量这么高,在全国全面推广之后,我大明的百姓从此以后再也不会饿肚子了。”

   朱元璋点点头,“红薯种子,如何种植,这些由江风这小子负责,你全力支持他,务必尽快繁殖出更多的种苗。”

   “是,末将遵旨。”

   朱元璋起身,对江风笑着说:“咱还要处理公务,江小子,太子的病和这红薯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江风笑道:“老朱你尽管放心,包在我身上。”

   “老朱?”常升心中倒吸一口凉气,看江风的眼神中满是问号。

   朱标在旁边解释道:“江先生治好了我的病,又给父皇带来这么贵重的红薯种子,父皇很开心。”

   常升点点头,心中仍然满是疑惑,这也太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了吧,但看陛下似乎毫不在意。

   江风也站起身,对朱标说:“太子,我和开国公也先走了,按时吃药,不要乱动,明天再来给你换药。”

   “有劳先生了。”

   因为朱标的病好了,再加上红薯的事儿,朱元璋居然忘记了问关于明朝未来的事儿。

   江风也还没想好,明朝后面这么多事儿,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哪些该什么时候说,看到朱标也忘记了,赶紧和常升出了房间。

   两个太监带着他们离开,太子宫很大,他们穿过回廊,常升突然停下脚步,对两个引路的太监说:

   “你们回去吧,我和江先生自己出宫就好。”

   一个年长的太监躬身笑道:“公爷,还是老奴送你出宫吧。”

   常升眼睛一瞪,怒道:“叫你们回去就回去。”

   两个太监对视一眼,赶紧躬身退了回去。

   江风正在诧异,这开国公跟两个太监发什么脾气?就见一个男孩从拐弯处跑了过来,正是朱允熥。

   他来到常升面前,躬身行礼。

   “舅舅。”

   常升蹲下身子,捏着朱允熥的小脸,眼中闪着泪花。

   “允熥,又长高了。”

   朱允熥扬起小脸,看向旁边的江风,说道:“江先生,你能告诉我,后世的我是什么结局吗?”

   常升有些莫名其妙,自己的亲外甥专门偷偷跑过来,不跟自己说话,却问旁边这个小子一句奇怪的话。

   江风也是满脸惊讶,这哪里是刚刚那个怯生生的朱允熥,分明是一个胸有城府的小大人啊。

   江风紧张地看看四周,确信没有旁人,低声说道:

   “小殿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你赶快回去,什么也不要做,以后我会找机会的,快,听话!”

   江风在前世学历史的时候,就一直有一个疑问。

   按理来说,朱允熥的嫡次子身份,比朱允炆这个打引号的嫡长子更尊贵,为什么朱元璋会选择朱允炆?

   担心朱允熥身后庞大的淮西勋贵?

   也应该是一个原因,但有常升这个舅舅,还有蓝玉这个舅爷坐镇,不是更能稳固朱允熥的皇位吗?

   朱允炆比朱允熥更优秀?这应该是一个主要原因。

   可是,对于吕氏这个太子妃来说,一个是亲儿子,一个是别人的儿子。

   想在别人毫无怀疑的情况下做点手脚,将亲儿子教得更优秀,将别人的儿子教得更蠢,应该很容易做到。

   但现在看朱允熥这样,恐怕除了这个之外,还有一些他不知道的原因。

   他倒不是担心自己,他更担心如果今天的事儿被任何一个人知道了,不管是朱元璋,朱标,还是吕氏,恐怕对朱允熥更加不利。

   朱允熥听到江风这样说,点点头,对江风躬身行礼,“多谢先生!”

   然后他看了一眼常升,转身迅速跑开。

   常升疑惑地看着身旁的江风,再看看已经跑到拐角消失的朱允熥,想说什么终究还是没说。

   “走吧,开国公。”

   “江先生,请!”

   一路无话,出了皇宫,两人坐上同一辆马车。

   常升几次想询问,江风知道这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又担心隔窗有耳,楞是不看他一眼。

   马车直接出了城,到了城外的常家庄园。

   这个常家庄园在官道附近,后面是一座高山,前面是一条河,在高山与小河中间,是一大片低缓的山坡。

   这里有几千亩良田,水田和旱田各一半,在山坡上面,还有几条水渠,灌溉也非常方便。

   小河的旁边,是几排房子,房子的旁边,还有很大的花园和果园,依山傍水,风景优美,是一个上好的休闲之地。

   江风看着这绝美的风景,羡慕至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