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381章 大朝会(贰)

  宋九龄代表朝廷向天子述职,分成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四大板块,言简意赅,倒也没费多少时间。

   太极殿中众臣听完之后,不由心情复杂至极,这么一扒拉,这一年朝廷竟做了这么多事?

   内阁的人各个与有荣焉,怪不得去年那么累,原来是办了这许多大事。

   外地上洛的官员们也是恍若隔世,只去岁一年,朝廷竟不知不觉就办了这么多大事么?

   虽然很多都只是开了个头,但已经极其了不起了。

   宋九龄的工作报告,虽然也有浮夸之词,但每一项成绩都有根有据、可圈可点,很容易验证。

   这便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气象么?

   众臣虽心情各异,但都产生了一个共同的想法:

   今日之朝廷,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过去一年,列位臣工都辛苦了。朕对内阁的工作很满意,对内阁的执政能力很有信心,再接再厉!”

   姬无殇听完宋九龄的工作报告,简短而有力地作出评价。

   赵博文立刻上前几步,抱着拂尘,大声道:

   “永兴三十一年开年大朝会,第二项,公推内阁相国一人!”

   赵博文一扬拂尘,趋步后退。

   “陛下,丹阳郡守柴新平、豫章郡守王长福、吴郡丞代行郡守职司荆无病、豫章郡宜春县令刘长鹤、庐江郡寻阳县令朱见琛、臣会稽郡山阴县令贺如松共同举荐原吴郡守严东吴入阁为相!”

   会稽代表贺如松从大殿中后部出列,双手奉上一份奏疏。

   柴新平和贺如松是会稽人,王长福是丹阳人,刘长鹤和朱见琛是豫章人,荆无病代表公有化后的吴郡,江东四郡联名公推严东吴入阁。

   所有人都意识到,江东已经自动止损了,没在举荐名单的豫章宁氏和万氏肯定凉了。

   “臣附议!严大人忠君爱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当得相国之位!”

   姜云逸紧跟着出列附议,还极难得地说话如此好听。

   严东吴却是脸上火辣辣的,感觉怪恶心的。

   “臣附议!”

   “臣附议!”

   “臣附议!”

   宋九龄、赵广义、李镇元纷纷附议。

   几位府寺上卿们皆是面色难看,你们四个这样迫不及待下场盖帽,这是半点机会也不给呀?

   你们的良心难道不会痛么?

   说好的公推呢?

   玩儿呢?!

   艹!

   博望侯张朝天神色愤愤,老七已经通过气了,他的上限就是州牧,说破大天也不给入阁。

   看不起谁呢?!

   少府卿文仲谋也神色悲愤欲绝,荆南的同党已经劝过了,太贵,要不起...

   江东被朝廷揉圆了捏扁了、予取予求,才换来一个相位。

   “严东吴识大体,明大义,公忠体国,的确当得起相国之位,准奏!”

   姬无殇定调,完成了严东吴入阁最关键的合法性认证。

   此次公推,符合程序,天子赞赏,内阁附议,毫无瑕疵。

   赵博文立刻上前几步,抱着拂尘,大声道:

   “永兴三十一年开年大朝会,第三项,内阁向天子提案重要人事安排!”

   赵博文一扬拂尘,趋步后退。

   所有人都看向内阁四相,有的期待,有的渴望,有的不甘,还有几位府寺上卿们神色悲愤。

   走完这一场,府寺从属内阁就彻底坐实了。以后天下官员都得去跪舔内阁相国。

   这是独裁,赤果果的独裁!

   这是专制,令人发指的专制!

   吃独食没朋友!

   呸!臭不要脸!

   宋九龄再次出列,朝着皇帝作揖:“陛下,老臣代表内阁,举荐:

   原蜀郡守李云中出任益州牧!

   原天水郡尉、威西将军马定远出任凉州牧!

   原河南尹郑长峰出任幽州牧!

   原广陵郡守赵广仁出任徐州牧!

   原扶风郡守李朝阳出任河南尹!

   原汉中郡守张公旗出任扶风郡守!

   原九江郡守鲁伯言出任会稽郡守!

   原广阳郡守卫良栋出任北海郡守!

   ……

   原洛东县令步青云出任广阳郡守!

   原豫章郡宜春县令刘长明出任九江郡守!”

   宋九龄的宣读结束,太极殿中仍然落针可闻。

   所有人虽有所心理准备,但对这大手笔仍旧震骇不已,提前就只有只言片语流出,但对最紧要的几个位置丝毫风声不曾露出。

   四个州牧、二十多位郡守的调动任免,如此大手笔,简直闻所未闻、前所未有。

   尤其,这还不是四位相国各自举荐,而是联名举荐,有些能猜出来是谁的人,但很多根本看不出痕迹。

   相国们这样玩儿,颇有巧妙之处。

   虽然免不了私下利益勾兑,但公开来讲,就是内阁共识,也能消除内阁某位相国独断专行之谣言。

   “准奏!”

   “太子代朕听政。”

   皇帝毫不迟疑就批准了内阁的大规模人事提案后,将太子按在龙椅上,吩咐了一句,就兀自离去。

   众臣微微愕然了一下,却也并不太意外。

   光那个大朝会议程就看得人眼晕,没个两三天根本打不住,皇帝肯定熬不住。

   只不过,还没登基的太子就坐龙椅,于礼不合...吧?

   姬十三也如坐针毡,只是仍强镇定,状似随意地抬抬手:“继续。”

   赵博文有些担忧地目送皇帝离去,立刻上前几步,抱着拂尘,大声道:

   “永兴三十一年开年大朝会,第四项,公议《大周帝国第一个十年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赵博文一扬拂尘,趋步后退。

   《纲要》和其他要公议的文件,日前都已经提前发下去了。

   所以,也没什么好宣读的,不然没有一两个时辰根本打不住。

  喜欢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