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444章 能省则省

  八月十八日,北海郡胶州湾。

   介亭县东南,河口镇。

   北海郡最大的沽河就在此处注入胶州湾。

   原本只有几百户人家的镇子,世世代代以捕鱼务农为业,日子虽说辛苦,却也不太愁生计,所以此处民风倒也颇为淳朴。

   可自从五月初,忽然来了大队朝廷官兵,大多操着难听的外地口音,可给镇里人吓坏了。

   这些外乡兵过来后,虽然没有强抢民女、掠夺农户,却半刻也没消停。

   全镇壮丁都被征召了起来,每日一大早就要出操训练到日上三竿,然后就在河口西侧做工。

   说是要盖造船厂,特别特别大的那种。

   听说附近几个县的壮丁都被征召了,沽河中上游的镇子的人,砍了树直接顺流飘下来,河口镇这里拉了几道绳索拦住,削来盖房子。

   老木匠李老头整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

   说是这种刚砍的树不能盖房子,但那带兵的老将根本不听劝,就是可劲儿催他们赶紧盖,以后出事不怪他们,误了工期却要怪他们。

   老将虽然行事霸道,却也没有天怒人怨,因为给钱了。

   壮丁每日十个钱,老木匠每日二十个钱。

   那个带兵的老将军只要在镇上时,每日傍晚收工,都会亲自押着一箱钱来结算工钱。

   这辈子都没见过那么些钱,就这么拿来糟践,可给老木匠心疼坏了,每日里都要喝二两浇浇愁。

   心疼归心疼,心里其实还是挺乐呵的,这辈子都没挣过这么些钱。

   只有一件事比较奇怪,就是镇上的二十多个木匠活儿好的,都被调去旁的地方了,三个月都没什么音信。

   这日,傍晚。

   北宫伯光给干活的村民发完工钱后,回到军营,就偷偷喝起小酒。毕竟,军营之中禁酒,传出去影响不好。

   “当初老子只想捞了严老大走人,只因一时手痒,牛刀小试,结果就被套了好大一个磨盘,六十多了还得给人当驴,跟谁说理去?”

   北宫伯光靠在木床上,左手拎着个酒葫芦,一边灌一边絮絮叨叨。

   姬无殇天不假年,仍然允许位置极度重要的卫尉北宫越南下探亲,就是为了叫北宫伯光看到:

   你看,你们北宫家的遗孤,大周养得多好?

   “大都护,北边又来人催账了,说是央行要您的手印才能付款。”

   外面传来一个低低的呼唤,会稽口音,是南边跟过来的账房。

   北宫伯光不耐烦地道:“那个小卫也真是抠,一共才借了他三千万钱,三天催一趟,切,这种人,就没法处。”

   门外的账房苦口婆心地道:“大都护,朝廷不是拨了五十万万钱到账上么?就还了人家呗,老被这么催,脸上也不好看不是?人家那人都给咱跪下了。”

   “老子凭本事借的钱,凭什么要还?”

   上峰耍无赖,账房都快哭了。

   来人说话一次比一次难听。

   这其实也不能怪人家,水师账上躺着五十万万巨款,竟然还要拖欠人家三千万钱,搁谁不来气?

   这要是身份对换,直接就武装清欠了。

   “你跟来人说,要钱没有,要命也特娘的不给。那三千万,就当胶州港入股了,他赚大发了唻。”

   账房苦着脸道:“大都护,人家明说了只要钱。”

   “那你问他,老子在前线跟红毛夷搏命,保卫大周海疆,他不帮忙也就算了,怎么能拖前线将士后腿呢?他的良心难道不会痛么?”

   账房快哭出来了,问道:“大都护,您这到底是想干啥呀?”

   吱呀!

   木门打开,北宫伯光满面红光地站在门口,道:“央行的钱来年可是要还本付息的,这一仗要是打输了,麻烦可就大了。

   所以,能省则省。”

   账房:“......”

   啪啪!

   北宫伯光拍了拍账房的肩膀,宽慰道:“放心吧,打赢了,立刻连本带利还他。打输了,五十万万原封不动退回朝廷。

   至于欠卫家的钱,三千万而已,对朝廷也算个事儿?随便拿点啥不能顶?”

   账房:“......”

   嘚嘚嘚!

   一阵驴蹄声传来,北宫伯光挥挥手,账房匆匆走了。

   “大都护,两个时辰前,湾口外出现西洋舰队,不少于一百艘!”

   北宫伯光闻言整个人气势一变,所有的不正经都一扫而光,沉声吩咐道:

   “传我军令,一营二营立刻集结,骑兵散开沿海警戒,只要红毛夷敢上岸,统统撵到海里去!

   沿岸村镇百姓立刻后撤三里,到地方一人发五个钱。

   把烽火台也点起来!”

   北宫伯光跟朝廷要了八个营编制,胶州这里专门放了两个营,兵力超过六千。

   但这六千之中,只有四千新募壮丁,还有两千是禁军老兵,在北疆开过光的。

   这两千老兵,还不是步兵,而是轻骑兵。

   要不是北海这地方给养供不上,北宫伯光会要一千重甲铁骑过来唬人。

   那玩意儿,只要不被西洋炮轰到,就是无敌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