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372章 说啥都得开报禁

  “明相,如今江东乱平,可以开报禁了吧?”

   关中扶风郡守李朝阳提出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是啊,没有继续禁的必要了吧?”

   “大周日报传达到地方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地方上确有必要办报纸。”

   众人纷纷出言附和,报纸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要命了。

   “朝廷要讲信誉!”

   先前一言不发的严东吴,关键时刻背刺,直接导致姜云逸陷入战略被动。

   “严大人,报复心不要这么强嘛,本相也不是为了自家利益才为难你。”

   姜云逸打了个哈哈,立刻引得众人侧目。

   严东吴冷着脸道:“就问你说话作不作数吧?”

   坚决逼宫,决不能被这小子糊弄过去。

   姜云逸有些无奈,沉吟道:“报禁肯定是要开的,但也不能随便什么不三不四的人都能办。

   还有就是纸的问题,北海造纸厂还没动静,广陵倒是已经初具规模,但运输不便,要供应全天下确实不切实际。

   我知道各地都偷偷开了造纸坊,可以理解,但一定要严格控制规模。

   对于受造纸坊污染的小民,也要及时给出补偿。”

   “问你开报禁的事,你扯造纸干什么?”

   严东吴坚决不撒口,众人也侧目不已,这小子看着人五人六,怎么忽然这么不着调?

   姜云逸见实在是糊弄不过去,才稍稍肃然道:

   “年前报纸署已经在大规模扩编了,今年内,要在每个州都设立报纸分署,从洛都派遣少量人员过去,再从本地招募一批人手,报纸分署接受内阁和地方州府双重领导。”

   众人一听,终于稍微靠点谱了,但这意思不还是朝廷掌握?

   “眼下不是只扬州有州牧么?”

   “难道朝廷果真要重启州牧要职?”

   “啥叫双重领导?”

   “这哪算开报禁?”

   众人议论纷纷,还有提出质疑的。

   姜云逸解释道:“天下报纸书刊都归报纸署管,这是报纸署创立时就定下的基本职能。朝廷要管的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是政治立场,地方报纸可以有地方立场,但不可以公然对抗甚至抹黑朝廷,似东吴日报那种做法,肯定是不可以的。

   二是舆论导向,报纸书刊是重要的舆论阵地,必须把社会舆论朝着积极的方向引导,不可以故意搅风搅雨。

   三是内容导向,刊发的内容必须是健康向上的,不能搞得乌烟瘴气,主要针对黑恶、暴力、淫邪、巫蛊等不良风气。”

   听他这么一解释,众人还是不太满意,但不太好反驳。

   严东吴道:“此乃题中应有之意。”

   众人不由侧目,你特么到底站哪边?堂堂相国,可以这样反复横跳么?

   姜云逸又补充道:“朝廷派人下到地方建立报纸分署只是一次性的,待一切都步入正轨,具体的管理运营权肯定都要放归地方州府,未来还要下沉至郡县。”

   众人一听,这才觉得勉强可以接受。

   “私人怎都不可以办报?”

   会稽贺如松大着胆子提了一句,众人立刻出现零星附和。

   姜云逸道:“眼下条件还不成熟,肯定要一步步的来。

   眼下只能先从中央向州郡下沉,待州郡一级运行良好以后,才能进一步放开。

   眼下全面放开会出大乱子的。”

   开报禁的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了,朝廷绝不可能松口给私人办报,而大族都能对地方官府施加相当大的影响力,这算是都能接受的结果了。

   “明相,敢问运河开通以后,税怎么收?”

   九江郡守鲁伯言提出新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中央与地方利益如何分配。

   颍水与淮水刚好汇聚于九江郡寿县以西,一旦运河西线贯通,寿县毫无疑问将受益极大,政治经济战略地位将更加紧要。

   姜云逸淡淡地瞥了鲁伯言一眼,解释道:

   “北方光是地里刨食,就已经用尽全身心力气,交通条件也远不如江南,产业自是比不过南方的。

   如果放任不管,北方产业发展必定会被南方扼杀,这是十分不利于社稷稳定的。

   所以,运河贯通后,除了朝廷指定的粮食等少数民生必需品全程免税外,其他南货北上要适当征税,北货南下免税。

   眼下姑且如此施行,待朝廷基本掌控天下粮食流转后,再逐步统一。

   至于具体税率,由司农寺厘定。”

   贺如松欲言又止,却见严东吴耷拉着眼皮子不知在想什么,而荆楚的人受益运河相对较少,巴蜀更是自我封闭,只能无奈地叹了口气。

   这小子解释得已经很详尽,以其霸道作风,显然是不可能妥协的。洛都的世家公侯们,甚至关中等地也一定会支持。

   这个哑巴亏,只能生受了。

   “至于中央和地方财税分配问题,暂时以七三分野来定。

   司农寺会在运河沿线设立课税司,对北上的南货进行征税。所得税赋三成分拨地方,七成上缴中央财政。朝廷负责运河养护、管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