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435章 重新认识粮食(叁)

  “明相,这个寒冷期大概要持续多久?”

   姬十三忽地问出一个颇为关键的问题,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姜云逸道:“陛下,臣也不知,气候变化是相对缓慢的,可一旦变化,就会持续较长的时间,或许几十年,或许几百年也未可知。”

   姬十三脸一沉,他有生之年大概都要处于寒冷期了。

   被老婆欺负,被明相欺负也就算了,连老天爷都来欺负咱?岂有此理?

   姜云逸又补充了一句:“所以,如果冬天更加寒冷难熬,那么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就是必然之事了。

   去岁那场北伐,至少给我们争取了三五年的缓冲期,解决草原问题,宜早做打算。”

   众人神色皆是凝重不已,这些问题缓慢变化的问题,寻常人根本不易察觉,更不要说将其关联起来了。

   可一旦串联起来,整个世界都豁然开朗了。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影响粮食生产的各方面因素中,土地所有制与粮食分配制度就是生产关系的核心部分。

   如果其过分集中于少数大户手中,我们是不能指望老百姓有生产积极性的,他们从事生产的唯一动力就是怕饿死。

   生产工具,包括各项水利措施、抵御天灾、调节自然资源的各种手段,都是生产力的主要发展方向。

   当然,作物改良育种也是提高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大家都是专门学过的,此刻拿来解读粮食生产各要素,就显得格外切合实际了。

   “第三个问题,也是牵扯最广泛、最复杂的问题,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众人赶紧收摄心神,屏住呼吸。

   “研究这个问题,必须考量这么几个因素,如果有补充,请务必提出来。

   如果决策的底层逻辑不周全,后果是难以估量的。诸位未来治政,务必绷紧这根弦,千万不要自以为是。

   集思广益是稳健施政的不二法门,当然,要去征求真正懂行之人的意见。”

   姬十三道显然是刚才没找到机会报复心气不顺,立刻道:

   “明相决策,似乎就没集思广益过。”

   众人也都神色怪异。

   姜云逸淡然道:“陛下,臣不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但臣只是特例。

   待臣江郎才尽,自然就会集思广益了。”

   姬十三好奇地问道:“明相才华绝世,竟也会有用尽的一天?”

   姜云逸道:“二十年内应该不会。”

   有人皱眉,有人吃惊,有人复杂,对这个回答显然不一而足。

   姬十三愕然了一下,旋即苦笑道:“朕甚至不知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姜云逸却肃然道:“陛下,一人之力终究是有限的,这不是治国长久之道。

   待工业化大规模展开,大周踏破四海后,国事之繁杂、高深会超乎现在想象。

   在各个领域,都要培养一批忠诚可靠能干的高端专业人才,以备决策咨询。”

   姬十三神色郑重地点点头:“明相正解。”

   “言归正传,第三个问题,仅就眼下而言,我们到底需要多少粮食?

   个人认为,只需要考量一个因素:人!”

   这好像是一句废话,但明相嘴里的废话都蕴藏无穷智慧。

   “从用途来讲,粮食主要是用来吃的。除了喂养战马等极少数其他用途外,直接食用、酿酒、喂牲口家禽、榨油,等等,归根结底,都是围绕人吃饭展开的。

   我们要重点关注的是吃粮食的人。

   大周的粮食当然要先喂饱周人,这没有什么好说的,也不是今日的重点。

   重点是,我们不是老婆孩子热炕头就满足的。大周不可能也不可以永远安于现状。

   我们不主动走向世界,世界就会主动走向我们。

   这一反一正,差别不可以道理计。

   既然我们要的是整个世界,所以,我们就不能只管周人吃饭。

   我们走到哪里,就得管哪里的人吃饭,这也是最基本最底层的逻辑。

   所以,从最宏大的目标来看,我们可能要开始思考,怎样逐步地管全天下的人吃饭,这个天下是天下万国图的那个天下。

   如果全天下都仰仗我们吃饭,我们就是毫无疑问的天下霸主。”

   众人闻言皆是倒抽一口凉气。

   “明相,这太远了吧?”

   姬十三忍不住压了一句,姜云逸立刻笑着回应道:“届时陛下就是地球的球长,真正的天下共主、人间独尊,什么荷兰国王葡萄牙国王,都得由陛下加冕!”

   麻了,麻了!

   姬十三感觉整个人都麻了。

   众人也都强忍着笑意,明相的马屁,可不是那么好消受的。

   姜云逸把姬十三的马屁都拍肿了,却不给对方反击的机会,立刻接着道:

   “言归正传,衡量粮食需求的第一个要点:人口。

   司农寺在册人口有一万万冒头,这应该是不准确的,如果算上藏匿人口、逃税人口,可能还要多个一两千万。

   按照每人每年四石粮来算,天下人一年需要消耗约五万万石粮食。

   算上浪费、霉烂、虫鼠害、兵事和重体力额外消耗、囤积惜售等因素,再增加三成是相对合理的统计数据。

   所以,大周一年大致需要消耗六万五千万石粮食。”

   姬十三听到这里也皱眉叹道:“每思及此事,朕就夜不能寐。天下田亩超过十万万亩,便是每亩每年只出一石粮,刨除天灾人祸损耗,怎都该够吃了呀?可便是风调雨顺,还是会年年饿死人。”

   姜云逸道:“陛下,分配不公是历史性难题,过去从未公正过,未来也做不到完全公正。

   朝廷施政,从不追求绝对正确,因为绝对的正确就是绝对的不正确。

   最切实可行的思路,是厘定边界,给所有关键领域都划下红线,越线就打,绝不姑息。

   豫章的事情不仅是要掌握天下粮仓,也是给天下划红线,告诉他们,如果走到豫章的地步,就不要怪朝廷不择手段。

   从宏观视野来看,更关键的是确保中枢不被任何利益集团操纵、绑架,并具有强有力的领导力。

   只有强中枢,才有能力震慑宵小、维护大致的公正,这是阶级社会不变的政治逻辑。”

   姬十三点点头:“明相说的确是正途,请继续。”

  喜欢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请大家收藏:(www.xs4.cc)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全书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