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何为天赋视角?琳的首次音乐季记录【上】
在唐小星听来,老师的翻译是准确的。
那么贝多芬作品的构成部分当中是有哪些不足的呢?
其实这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第一次和莫尔教授在课上讨论肖邦作品的时候,莫尔教授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
水满则溢的道理放在古典音乐中也同样适用,没有任何一部伟大作品在旋律、和声、复调以及配器等方面做到极致。
就好比神仙颜值从来不会由局部的完美五官组合而成。
再回到罗尔夫指挥的问题,贝多芬的音乐组成部分有哪些地方是不足的。
或许这个问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解读,究竟是贝多芬音乐中的哪些不完美让他的音乐变得伟大。
想到此处,唐小星心中渐渐有了思考方向。
而同一时间,小车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方向则是与唐小星完全不同。
小车没有与莫尔教授讨论肖邦音乐构成部分的不足之处的经历,她也没有去做任何假设去考量这个问题的背后究竟有何深意。
她听到的问题就是贝多芬音乐的构成部分中有哪些不足。
那么她的问题便是从她的角度去寻找她认为不足的地方。
如果这个问题放到一年前让她来回答,她恐怕真的无从下手。
因为那时她并没有练习过足够代表贝多芬的钢琴作品,听得也不够多。
不过她现在多少有一点发言权了。
从一名已经演奏过几部贝多芬作品的演奏者身份出发,她首先想到的是贝多芬在写一些作品的时候真的没有站在演奏者的角度考量。
贝多芬作品真的不容易弹。
从这个角度出发,小车紧接着脑海中浮现出了各种各样的画面。
就比如那些看起来比莫扎特旋律简单数倍的旋律。
贝多芬的旋律真的简单吗?
简单。
唐小星在内心反复确认过后,给出了她心目中对于贝多芬旋律的看法,简单。
就在两个孩子拿着刀叉默不作声地思考时,大人们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就算唐景仁对于这个问题都可以简单地说两句,就更不用提在场的其他人了。
不过没有哪一位大人着急开口,相比而言他们对两个孩子的想法更感兴趣。
罗尔夫看起来也不着急,同时他也在等李安的答案。
他知道眼前这两位年轻女孩都已经获得了足够的个人成就,但即便如此,在他看来这依旧不是这个年龄段的音乐学习者可以讨论的问题。
就在这时,唐中甫笑眯眯地开了口。
“你俩谁先来说说。”
谁先来,两个小女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通过彼此眼神她们都感受到对方应该已经有些答案了。
“不用谦让。”李安跟着笑道,“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随着李安开口,罗尔夫的注意力一下集中过来,可他听不懂啊。
杨慧这时充当翻译,将老爷子和李安的话翻译给了罗尔夫。
罗尔夫得知后也笑眯眯地点了点头,这个问题确实没有标准答案。
又是片刻,有趣的一幕发生。
只见二孩默契地放下餐具举起了手。
“剪刀!石头!布!”
大人们跟着笑了起来。
剪刀石头布,一包定胜负,赢的人先说。
小星出了布,赢了小车的剪刀。
下一秒所有人的目光来到了唐小星脸上。
唐小星顿了顿,她没有用德语,看向老师方向:“旋律。”
旋律一词从唐小星的嘴蹦出,饭桌上立马安静下来。
如果换成王小虎回答旋律,李安大抵只能摇摇头,可唐小星指出旋律,这就让他产生了接下来的期待。
要知道贝多芬的音乐是不能如此粗暴拆解的,所以唐小星指出单一旋律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业余人士的说法。
可唐小星是业余人士吗?
而唐小星接下来的话确实让众人陷入了沉思。
“贝多芬在旋律写作过程中经常运用不协和效果,他喜欢用大量的半音化旋律,从纯粹的听感而言,他们是没有美感的。”
“很多时候他的旋律太简单了。”
唐小星说得完全没有错,如果从纯粹的听感而言,贝多芬的旋律绝对无法和肖邦老柴这一类旋律大师相提并论。
可她并没有提及其他作曲家与之进行对比,而是继续说道:“但也正是这种简单的半音主义在浪漫主义初期成为主流音乐的构成部分。”
杨慧将女儿的话完整翻译给罗尔夫之后,罗尔夫露出惊异目光。
如果没有后面这一句补充,那么他的想法和李安一致——就是一个孩子的天真说法,简单地将旋律从贝多芬音乐中肢解出来然后加以简单分析。
可有了后面的补充,这个回答就被拉到了历史的语境当中。
看似在说贝多芬音乐组成部分中的某些不足,实则通过这种不完美将贝多芬作为一名古典音乐领袖的身份地位加以巩固。
是啊,谁能说贝多芬的旋律是无可挑剔的,可谁又能说贝多芬不是那个站在时代浪潮的领航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