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科幻末日 僵尸毁灭工程:启示录

第136章 见面

  “能跟我说说么?”安生问身边的老李。

   “什么?安上校,你想知道什么?”老李反过来问他。

   安生耸耸肩。

   看着正在穿板甲的法利亚战士说道:“关于你们必须住水库的理由。”

   “死的人太多了……”

   老李摸了摸嘴唇,慢慢说。

   “来一支?”安生拿出了一盒好彩。

   美国常见香烟。

   他自己不抽烟,但为了扮演好一个指挥官兼外交官,他身上一直都带着香烟和一些可以拉近关系的小礼物。

   老李抽烟的。

   但他看了几眼安生手里的烟盒,摇摇头。

   “我已经三年没有抽过烟了。”

   “戒了。”

   “嗯,戒了也好,麦克法兰先生也是个老烟民了,他也戒了。”

   安生把香烟收回去,换成了一条曼妥思薄荷糖。

   老李接过一块,塞进嘴里,一边品味薄荷带来的冰凉甜味,一边慢慢讲述。

   “我是凉州人,祖籍晋省。”

   “退伍以后就一直跟我爱人客居凉州。”

   “然后,灾变来了。”

   “那时候,国家调整了紧急状态……”

   赛里斯尝试过自救。

   但面对空气传播,致死率奇高且难以治愈的四骑士组合袭击,什么自救手段都只是徒劳。

   在政府机构也开始被侵蚀,公务员、官僚也开始一个个变成丧尸开始吃人的时候。

   就已经注定了崩溃的结局。

   但赛里斯的组织力足够强,仍然在崩溃前夕尽全力组织起来了大大小小几千个遍布全国各地点的撤离点。

   这些撤离点就是现今赛里斯幸存者聚居点的前身。

   撤离点有各地民兵、再征召的老兵作为武装力量,各地组织起来的医疗团队作为技术力量,对所有幸存者开放。

   灾变前期,这还算有效。

   但等到1993年9月的时候,丧尸数量剧增。

   前期资源,特别是医药资源逐渐消耗一空,使得幸存者中出现大范围的死亡。

   撤离点已经撑不住了。

   于是撤离点里的活人就得迁移。

   因为这些撤离点都是非常容易抵达的地方。

   人容易到,尸群也容易到。

   撤离点的活人要求生,那就势必需要团结一心。

   在赛里斯,平民和军队是可以随时切换身份的,团结一致倒是不用担心。

   况且为了应对危机,赛里斯还重新征召了大量退伍军人以及民兵缓解人力缺口。

   一开始,各个撤离点成立了自己的组织,进行自治自决,主动抗击丧尸。

   这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但慢慢的,尸群越来越强大。

   数量也越来越多。

   各个幸存者组织开始难以招架。

   甚至出现损失。

   尸群越来越“聪明”,规模越大,终于,在灾变一周年后。

   丧尸开始撵着人跑了。

   也开始出现淹没一切的超级尸群。

   凉州作为一个大城市,有大大小小十几个撤离点,也有十几个幸存者组织。

   但从那个活地狱逃出来的却一只手都能数过来。

   环坑幸存者也是其中一支。

   那时候环坑有8万多人。

   第一次是在龙岗市和凉州市交界上,环坑人在龙岗西北侧的仰义水库停留。

   但那地方太危险了,尸群环伺。

   他们不得已西迁。

   去了雅泽风景区。

   但环坑人太多了,8万人一起上路,很难不触动尸群。

   还没等抵达目的地,就先被逡巡在山福桥镇及周边地区的尸群袭击。

   这一路上损失无算。

   大量现役军人为了掩护民众选择与尸群混战。

   重武器、车辆以及辎重丢失严重。

   人员损失更是触目惊心。

   等到环坑人终于摆脱尸群的时候,已经发现自己身处青田镇边上了。

   这里尸群规模小。

   很安全,也有剩下这5万人的容身之所。

   他们决定在青田镇暂居。

   这里有水有山,如安生所言,是个好地方。

   但很快,他们就付出了代价。

   骊水尸群不明原因迁移了。

   一支尸群数目为十万的尸群沿着高速公路,从金骊凉高速公路的隧道里突然出现。

   一股脑的冲进了环坑人的营地。

   这次他们损失了两万人。

   然后留下同伴的尸体,带着手上能拿的简单装备,甩开跟在屁股后的尸群,一路跑到了深山里面。

   成了环坑聚居点。

   在面对尸群的时候,他们不是不愿意牺牲。

   不是不愿意拼杀。

   只是,牺牲太多了。

   他们不想在这样下去了。

   特别是在发现,人类失去生育能力之后。

   安生听完,良久说不出话来。

   赛里斯的尸群很危险,i北美洲的尸群危险很多。

   这样危险的尸群就是环坑人住水库的理由。

   “你们真不容易啊。”

   安生拍拍老李的后背。

   “还是缺乏经验,缺乏一个有效的指挥,缺乏一个关键的领导人。”老李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