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将门枭虎

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乾纲独断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2152 2024-05-27 23:20

  “好。”看着石显,吴年的脸上露出欣慰之色,然后用期许的目光,扫向了剩下的准进士们,问道;“还有谁愿意去肃顺的吗?”

   君父的意图很明显,甚至于露骨。

   又有石显出来抛砖引玉。

   但是在场二百三十名准进士,却都是犹犹豫豫。最后,包括石显在内,只有十五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前往肃顺。

   其中辽东人九个,幽燕人六个。

   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也好,是不是有能力,这些人都是胆大,而且敢行动的。

   其中不包括那位文章写的第一好的,内阁大臣、礼部官员一致同意的。二十八岁的会元张嵩山。

   正如吴年所说,文章写的好,但当官未必能当得好。

   文章只是敲门砖,未来能否有所成就,则靠这些进士们自身的能力,以及行动力。

   从行动力上来说。

   只有这十五人。

   吴年心中有了决断,但没有当即宣布状元人选。只是笑着勉励了准进士们一番,让他们回去了。

   这让那些没有下定决心的人,又燃烧起了希望。

   肃顺这个测试,似乎不是决定名额的?

   进士分三榜。

   进士及第高人一等。

   二榜进士次一等。

   三榜同进士是小媳妇。

   在楚国以及高句丽的科举之中。一榜、二榜前十出身的官员,上限很高。

   有个衙门叫翰林院,负责编书。

   潜规则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翰林院的官员是“储备宰相”,选拔的都是优秀的进士。

   至于三榜同进士,一般在县令、知府之流的官位上兜兜转转。

   总而言之。科举的名次很重要。

   “我是会元。这次殿试,我发挥的也很不错。虽然不愿去肃顺,可能不是状元,但怎么也能进二榜前十吧?”

   张嵩山内心惴惴不安,但却也怀有侥幸。

   之后,礼部的官员便带着这些准进士,离开了偏殿,出了王宫。

   吴年让太监把宫门关上,留下内阁大臣们站立。吴年没有说话,拿起了御案上的名单,观看了起来。

   石显。

   这个首先站出来的人。

   一榜没名号,二榜也没有。三榜排在末尾。

   典故。“名落孙山”。

   这石显便是孙山啊。

   有才学,但不多。

   吴年毫不犹豫的拿起笔来,沾染了赤墨,朱笔御批。在石显等十五人的名字外,画了一个圈,然后交给了内阁首辅刘知行,说道:“点石显为状元,其他十四人。按照原本的名次排列,分别是榜眼、探花,陆续往下排,占了前十五的名次。”

   内阁大臣们,尽管心中有所猜测。但是听到这里,却还是大吃一惊。崔无双失声道:“大王不可。”

   “如何不可?”吴年眯起眼睛,看向这位崔大人。

   崔无双脱口而出后,便后悔了。自己是幽燕人出身,又是新入阁,资历很浅。做事得以低调为主。

   更何况,这件事情是君父的决断?

   虽然后悔,但是崔无双不得不硬着头皮,说道:“大王破格提拔石显为状元,考生会不满,但也就是私下里发牢骚。”

   “现在大王要提拔十五人,把其他人排列在十五人之后。我恐怕考生会闹事。”

   说到这里,崔无双深呼吸了一口气,抬起一张绝世美颜的俊脸,诚恳对吴年说道:“大王。国家开科取士的标准,还是应该以文章为主。”

   崔无双在没入阁前,在礼部当官,与内阁大臣们都认识。但谈不上交情。

   不过刘知行、张海平、李勇都是公心。

   刘知行对吴年振袖说道:“大王。崔大人说的极是。这件事情还请三思。”

   张海平立刻站了出来,表示赞同崔无双。

   李勇沉吟了一下后,对吴年说道:“大王。臣也认为三位大人说的对。大王可以把名声放下。”

   “而把实惠留给这十五人。在以后,酌情提拔。”

   只有公孙桑一言不发,态度很明显。我是大王的跟屁虫。只要大王赞同的,我都赞同。

   只要大王反对的,我就反对。

   你们反对大王,就是逆贼。

   崔无双感激的看了一眼刘知行三人,内心很是温暖。自己在礼部做官的时候,没有因为是幽燕人,而受到鄙视、排斥。

   入了阁,资历浅薄,与他们也没交情。但他们愿意帮我说话。

   大汉朝这里,官场环境真是太好了。

   然后,刘知行、崔无双、张海平三人都对李勇行了注目礼。不愧是老成谋国的人。

   曲线救国。

   虽说在楚国,科举有非进士不为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潜规则。但这里是汉国。

   大王是开国之君,权威至高无上。

   大王说提拔谁,就是提拔谁。

   这个主意好。

   吴年看了看李勇,也笑了起来。这老兄弟,说他是人老鬼精,还真是一点不错。

   平日里精力不济,在内阁公开上班打盹。

   但是关键时刻,却是能一针见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