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将门枭虎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天下第三

将门枭虎 江左俊杰 2125 2024-05-27 23:20

  “哒哒哒!!!!!”

   丰臣幕府,京都所司代的使者,骑乘快马,犹如蜘蛛网一般散开,往四周诸大名的居城而去。

   本多城。

   这座巨大坚固的城池,乃是本多家的居城。本多家是武士名门之中的名门,盘踞在近江国已经长达三十代。

   当代家督乃是本多秀信,今年四十二岁。

   在战国时代,本多家原本只有十万石的领地。本多秀信先与丰臣大吉敌对,然后臣服丰臣大吉,转而帮助丰臣大吉扫平天下。

   其能力非常出众,其武勇之名传遍扶桑天下。

   号称第三武将。

   丰臣大吉在称霸扶桑之后,投桃报李,封本多秀信在近江、山城两国之间,领有五十万石的领地。

   乃是外样大名之中,数一数二的存在。

   这一次。丰臣大吉率领全国的诸大名,前往九州,与汉军对峙。

   大久保忠光因为在所司代任职,所以没有前往。本多秀信因为生病,所以也没有去,而是家族中的重臣负责带队前往。

   消息传来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本多城,本多秀信的卧房中。本多秀信睡的十分深沉,呼吸声匀称。这些天,他的病已经完全好转。

   “哒哒哒!”一名武士弯着腰,低着头,很是急促的来到了卧房外,被守在外边的小姓拦住。双方交流了一会儿,小姓单膝跪在门外,推开了推门,禀报道:“主公。京都所司代传来急报。汉军从若狭国登岸,已经占据若狭全国,南下进攻京都。大久保大人,请求主公率兵救援京都。”

   小姓禀报的时候,声音止不住颤抖。

   这可是京都啊。天皇陛下的居城,竟然被汉军攻打了?

   京都城被人攻打很正常。战国时代的诸大名,把进攻京都叫做【上洛】。意思是“前往洛阳”。

   达成了这个军事、政治目的之后,就是向天下人宣告,自己是天下霸主。

   但是京都被外国人攻打,却是头一次。

   外国人从若狭登岸,也是头一次。

   这个事件造成的影响力,无与伦比。没有一个武士,能淡定。

   “你说什么?!!!!”本多秀信睁开了眼睛,随即惊愕坐起,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怎么可能!!!

   “抱歉。”小姓先弯下腰道歉,然后才把事情又重复了一遍。

   “该死。中了汉军诡计了。汉军不是要夺回琉球,所以压根不用在九州与将军大人对峙。汉军的目的是夺取扶桑啊。先攻入京都,俘虏天皇陛下吗?”

   本多秀信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妙,不由大骂了一声。

   汉军真是阴险。

   “马上集结领地内,所有能集结的军队。与山城国、丹后国、丹波国、近江国的诸大名联络,一起救援京都。”

   “马上召见本家众臣,来议事。”

   本多秀信随即深呼吸了一口气,掀开被褥站起,说道:“拿我的衣服来。”

   “是。”小姓应了一声,立刻下去了。

   本多秀信穿好了衣服之后,马上带人到了厅屋内坐下。他脸型刚硬,身材高大健壮,坐姿挺拔,往主位上一坐,真是气势十足。

   浑身上下,散发着天下第三的风采。

   本多家的许多重臣,都住在城堡中,聚集十分容易。

   只过了片刻,众臣便陆续到达了。

   等人到齐之后,本多秀信看了一眼,微微皱起了眉头。九州的集结,带走了本多家的大部分精锐,剩下的家臣......

   本多秀信深呼吸了一口气,对众人说道:“事情你们都知道了。”

   “虽然我决定出兵。但对手是汉军。是前所未有的强敌。你们要做好陷入苦战的心理准备。”

   “是。”家臣们齐齐弯腰应声。

   在说明了艰难之后,本多秀信还给了甜枣。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昂头说道:“汉军虽然强大。但是孤军深入扶桑,后继乏力。”

   “而京都城墙高大坚固,大久保忠光能力出众,守备也不是问题。”

   “汉军虽然是强敌,但赢的人一定是我们。”

   “是。”

   家臣们原本有些慌张,但是听了本多秀信的话之后,心中一定,大石头落下,大声应是,气势十足。

   “嗯。”本多秀信嗯了一声,然后安排了工作,便让家臣们下去了。

   本多秀信的家臣、兵丁,散布在整个庞大的领土之中。又临时征召了、浪人民兵,光集结就花了五天的时间。

   最后的总兵力,也是不太理想。堂堂五十万石的大名,天下第三的武将,在征召临时兵力后,集结的兵力竟然只有区区万人。

   以这样的兵力,这样良莠不齐的军队,去与强横的汉军对阵。本多秀信心中也是没底。

   但是京都被围,天皇危在旦夕,他也没办法。一咬牙,便率领一万军队,前往京都。

   在路上,他与附近的诸大名军队联络。

   带队的武将们,害怕自己被汉军逐一攻破,就决定在京都南方的绍山边上集结。

   大名的军队,一一汇聚往绍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