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八零:冰冷冷军官见我就脸红眼热

第5章 结婚报告还得自己写

  到镇上的时候才八点,邮电局还没开门。

   向南先去了赶集点。

   这个时候赶集点的人更多,大家都赶着早来,卖完东西回去干农活。

   向南将篮子里盖的布给掀开,找了个没人的位置定站,大声吆喝起来:“卖蛋糕啦,新鲜美味的蛋糕。

   保证你吃了还想吃,比那包子甜比那大饼香,入口即化一点不塞牙卡嗓子咧。”

   蒸布一揭开,那香味旁边两摊位的都能闻得到。

   卖鸡蛋的大叔开口问道:“这怎么卖的,好吃吗,闻起来倒是挺香的。”

   “一大块六毛钱钱,切开有八小块,一小块一毛钱。”向南赶紧回道。

   “这么贵,县城里的一个包子才一毛钱呢。”

   “大叔,这贵是贵了点,但是里面是放了蛋,放了糖的,味道可不是那包子能比的。

   我切一点点给您尝尝您就知道了。”

   向南不吝啬地切了一小块给卖鸡蛋的大叔。

   大叔闻着这么香,口水都差点流出来。

   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毫不吝啬地夸道:“好吃,真香,贵是贵了点,确实是与其他糕点不一样的味道,我第一次尝这种。”

   大叔心里一想,自己都尝了别人免费的了,怎么也得买两块。

   花两毛钱买了两小块带回去给自己孙子孙女吃。

   紧接着另一边摊位卖小鸭崽子的大妈也过来了。

   先要了一小块尝,然后买了一大块,家里人多,买回去可以切成十几块小的呢。

   蛋糕的香味让路过的都停下来好奇地看了看,虽然有不少嫌贵没买的。

   但到底是个新鲜东西,还是有些愿意出钱尝个鲜。

   向南就带了八个大蛋糕出来,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完了。

   算下来卖了五块五毛钱,成本不到一块钱,一天就赚了四块多,这对农户来说可不是小数目。

   向南开心地挎着篮子去了邮电局,问过之后果然有她的电报。

   她拆开信封一看,电报上写着一串数字,这小子啥意思,还搞数字谜语?

   定睛一看,不对,这应该是电话号码,是让她打电话的意思?

   电话这里可没有,和平镇还没通电话呢,得去县里。

   那就正好了,反正她要去县里,打个电话给未来工具人老公。

   去县城要走四五个小时。

   向南在供销社买了两个面包和一瓶水,怕在路上渴呀饿的。

   结果发现自己白担心了,去县城的路上会经过两三个村镇,都有供销社买东西。

   一条大路通到县城,都不要怕迷路。

   越靠近县城路就越好走,后面一段都是水泥路,虽然也是有些沆沆洼洼的,但好歹不钻脚。

   县城和镇里完全是两样。

   县城很多是两层楼的砖房,供销社,百货店也多,街上很多吆喝叫卖的。

   很显然有大胆的已经开始了个体经营。

   向南找了个面摊要了碗牛肉面。

   边问面摊老板:“大叔,请问一下这里哪儿有打电话的地方,想给部队的家人打个电话。”

   老板告诉她:“就在百货大楼的旁边有个公用电话,你打哪儿呢,打外省可贵了,要一块钱一分钟。”

   “这么贵?”

   工具人老公这是一上来就让她花大价钱呢。

   算了,结个婚花点就花点,毕竟算是自己有求于他。

   吃完面向南直接往百货大楼去,百货大楼左边不远处就有个小屋子。

   屋子外面摆了部旧旧的电话,机子都泛了黄,一个木牌子上写着:国内一块,省内八毛,县内五毛。

   向南交了一块钱,看守电话的老头帮她打开了国内长途锁。

   她按电报上的数字拔了过去。

   响了三声,那边就接了,是个女声:“请问找谁?”

   “请帮我找一个霍德同志。”

   “您找霍团长啊,那您得等一下,我得去通知一下他。”

   “好的,麻烦你啦,我先挂掉,等会再打过来。”

   一块钱一分钟呢,她可舍不得一直通着电话等,这年代一块钱能买一斤肉吃了。

   向南对大爷道:“我一会还要再打过去。

   大爷,您知道这附近哪儿有卖好看的裙子发夹之类的地方嘛,除了百货大楼。”

   闲着也是闲着,向南跟大爷打听起事情来。

   大爷摇了摇头:“要论好看的,还是这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的那些衣服听说都是羊城运来的,比外头这些好看多了。

   不过我也不懂,我都是听打电话的这些人说的。”

   百货大楼的货是羊城的,看来做的是独门生意。

   外面买不到羊城来的货,那要是能把羊城的货运过来在外面卖,何愁不赚钱。

   但去羊城是个大问题,得自己有车,还不能是拖拉机,得是大东风呢。

   过了十来分钟,向南又拨了个电话过去。

   还是那个女声接的,她刚开口说要找霍德,电话就被人接了过去。

   一个低沉的声音喂了声:“是你给我发的电报?”

   “霍德哥,我是大祥村的向南,住村口不远的那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