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

第405章 新皇登基

  府寺上卿们目眦欲裂。

   刚才几位相国,还因为“犯上”的定义吵得不可开交,一到重大利益分配时,便和睦的不得了。

   三言两语,又一批两千石的大员被定下了。

   相国们如此旁若无人地利益勾兑,叫许多老臣气得快要吐血。

   你们这样真的合适么?

   吃独食没有朋友的!

   当!当!当!

   肃穆的钟声响起,仿佛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内阁五相起身,领袖一干重臣,进入太极殿中。

   西厢房的中层官员们早都进来序好站位了。

   张自在照例霸占了靠近太极殿大门的队尾,踮着脚眺望。

   待见到姜云逸安然无恙后,登时松了一口气。

   旋即又神色臭臭地对身旁的庞先知道:

   “我就说吧,这家伙屁事没有,明显又挖坑埋人了。”

   庞先知也松了好大一口气,悬了好多天的一颗心,终于落地,却

   不好接他的茬,只能默不作声。

   张自在却不放过他,道:“你看你瘦的,学学人家长安,先把自己保养得好好的,才能更有力气办事不是?”

   钱长安翻了个白眼,一脸无奈,这家伙一贯的不着调,竟然半点长进都没有。

   当!当!当!

   大朝会的钟声进入尾声,群臣已经全部站定。

   “太后,监国太子驾到!”

   新晋中常侍刘德柱抱着拂尘,扯着嗓子高声地亮嗓门。

   这可是他登上太监巅峰第一声,颇有种“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太监敢作声?”之感。

   太子姬十三搀扶着七十大几岁的秦太后,缓缓进入太极殿中。

   “臣等恭迎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等恭迎监国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群臣大礼参拜,许多人都心中震骇。

   自从秦国公族灭后,太后就被软禁在延寿宫中。

   原以为会不声不响地死去,却一直没有消息。

   皇帝临走前说什么也该提前带走她的,竟然还是没有。

   出乎所有人预料,秦太后不仅还活着,还出现在了新君的登基大典上,还被太子搀扶着。

   还有天理么?还有王法么?

   大行皇帝灭了秦氏满门,和秦太后绝无可能善了。

   刘德柱上前几步,展开一卷金色旨意,用练习了上百遍的语调,抑扬顿挫地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有皇太子姬泰北,孝悌恭谨,宽仁体民,胸怀天下,勤奋好学,德才冠盖诸皇子。

   监国期间,能谨守本分、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主持国政无有疏漏。

   社稷后继有人,朕心甚慰,今以大统传之,望列位臣工侍之如侍朕。

   永兴三十一年,三月初四,钦此! ”

   刘德柱读完皇帝的传位诏书,立刻又取出一卷,念道:

   “兴安皇太后谕:

   今有皇太子姬泰北,孝悌恭谨,宽仁体民,胸怀天下,勤奋好学,德才冠盖诸皇子,可嗣大统。

   永兴三十一年,三月十二日,钦此!”

   两道旨意接踵而至,群臣便已知晓,新君合法性已经毋庸置疑。

   “皇太后为新皇加冕!”

   刘德柱扯着嗓子喊了一声,太极殿中立时礼乐齐鸣。

   从宣旨开始,姬十三就一直跪在地上,秦太后从托盘中取过皇冠,双手戴在姬十三的头顶,又取过金剑,递过去。

   姬十三行礼后,起身,在太后的虚扶下,走向龙椅,端坐下来。

   龙椅、皇冠、金剑,三证合一。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跪九叩。

   “礼成!”

   刘德柱这一声,宣告登基大典核心部分完成。

   历史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自今往后,陛下便是姬十三,姬无殇已成先帝。

   姬十三第二次坐在龙椅上,与上一次感受截然不同。

   上一次是大朝会时,父皇强行把他摁在龙椅上的,只觉如坐针毡,烫腚得很。

   如今再坐在这里,始知,这是朕的位置,只有朕才可以坐的位置!

   思绪稍稍发散了一息,姬十三就赶紧收摄心神,抬抬手:“众卿家平身!日后非重典无需大礼参拜。”

   新君稍稍示好,至少姿态是摆出来了,以后继续走宽厚仁和路线,人设必须立住了。

   群臣起身后,望向龙椅上的新君,皆是心情复杂。

   刘德柱再次取出一卷新的圣旨,展开来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我大周朝堂,群贤荟萃,此社稷之幸事,朕之幸事,即刻着:

   宋九龄为太师,

   赵广义为太傅,

   李镇元为太保,

   陈之龙为少保,

   文仲谋为少傅,

   韩三元为少师。

   钦此!”

   六位重臣跪地谢恩。

   群臣听闻宣旨,登时稍稍哗然。

   太子六师晋升皇帝六师很正常,只是顾希平怎么被除名了?

   大司马顾希廉诧异地看向李镇元,一脸震惊之色。

   大哥被踢出六师之列,老爷子竟然没有提前告诉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